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天子坐法宫,诏书下江东。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聪。

岩居四十年,心与鸥鸟同。

一朝受恩泽,自说如池龙。

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大君不夺志,命锡忽以崇。

旭旦出国门,轻装若秋蓬。

家依白云峤,手植丹桂丛。

竹斋引寒泉,霞月相玲珑。

旷然解赤绶,去逐冥冥鸿。

作者简介(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中文译文: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天子坐于法宫,

发布诏书,命崔谕德东归。

他是一位隐居的贤士,

乘马驶向秋山中。

他衣着朴素,进入宫廷,

素雅之举彰显其古风。

他直言不讳地侍奉太子,

聪慧的言辞充满智慧。

他隐居在山间四十年,

心与鸥鸟相伴而行。

他突然受到皇恩赐禄,

自比湖中崇龙。

他请求将尸骨归故山,

多次上表明自己的心意。

大君尊重他的志向,

赐予他崇高的称号。

旭日初昇离开国门,

轻装出行如秋蓬。

他的家在白云峤,

他亲自种植丹桂丛。

他的竹斋旁有寒泉,

霞光月色相辉映。

如今他解下红绶带,

跟随飞鸿远去不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崔谕德,一位隐居的贤士。诗中写到崔谕德受到天子的征召,前往东归为政。崔谕德素衣朴素,言辞直接而聪明,曾在山间隐居四十年。然而,在此时他突然受到了皇恩赐禄,他非常感恩,并表达了将尸骨归故山的心愿。皇帝赞赏他的志向,并赐予他崇高的称号。最后,崔谕德带着轻装离开,归隐山林,不再返回朝廷。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写崔谕德的心思和志向,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赏和敬仰之情。诗中展现了崔谕德的品德和才华,以及他与自然相融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凸显了唐代隐逸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权德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古风太子诏书褐衣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