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拍满路花

露颗添花色。

月彩投窗隙。

春思如中酒,恨无力。

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

云散无踪迹。

罗帐薰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

步步熏兰泽。

约腕金环重,宜装饰。

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

不似寻常忆。

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作者简介(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促拍满路花

诗词:《促拍满路花》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露颗添花色。

月彩投窗隙。

春思如中酒,

恨无力。

洞房咫尺,

曾寄青鸾翼。

云散无踪迹。

罗帐薰残,

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

步步熏兰泽。

约腕金环重,

宜装饰。

未知安否,

一向无消息。

不似寻常忆。

忆后教人,

片时存济不得。

中文译文:

露水珠点点,点缀花朵色彩。

月光穿过窗隙洒下。

春天的思念像是美酒,

却无力消解这份愁绪。

洞房就在眼前,

曾经寄托过青鸾的翅膀。

如今云散无踪迹。

罗帐被香熏得残存,

梦境回归无处寻觅。

淡淡的红色和润白色。

每一步都弥漫着兰花的香气。

约束着手腕的金环沉甸甸,

宜于装点身姿。

对你的安危一无所知,

长久以来没有消息传来。

与寻常的回忆不同。

回忆之后,

只让人瞬间得到片刻的安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秦观对于离别和思念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来展示离别后的忧愁和回忆的无奈。

首先,作者以露水点缀花朵的形象开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清新而美丽的氛围。月光透过窗户洒下,映照出思念的寂寞和无力。作者将春思比喻为美酒,暗示着思念之情如醇美的酒,然而却无力化解内心的忧伤。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洞房近在眼前,曾经寄托过青鸾的翅膀。这里象征着曾经的美好和幸福,然而现在却如云散般消失无踪。罗帐已被香熏得残存,梦境回归却无处可寻,这些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后的孤寂和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红色、白色和金环等物象,展现了对于美好回忆的渴望和装饰的愿望。作者希望通过轻红腻白的颜色和金环的重量来装点自己,使自己更加美丽动人,以此来抚慰内心的痛苦和思念。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对方安危的担忧和思念之情。作者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对方的消息,不知道对方的安危,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作者的忧虑和思念之情。与寻常的回忆不同,回忆之后只能让人短暂地得到片刻的安慰这首诗词《促拍满路花》是宋代秦观创作的作品。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露水点缀花朵的场景,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随后,描绘了月光透过窗隙洒入室内,给人以幽静的感觉。作者将春天的思念比作美酒,但却感到无力消解内心的忧愁。

接着,诗中出现了洞房咫尺的景象,暗示离别的痛苦就在眼前,曾经托付过青鸾的翅膀象征美好的回忆。然而,如今离别已成事实,美好的过去却无迹可寻。作者描述了被香气熏残的罗帐和无法找寻的梦境,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后的孤寂和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轻红和润白的色彩描绘了装饰和美化自己的愿望。金环的重量象征着承载情感的压力,宜于装饰自己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对方安危的担心和思念之情。作者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消息,不知道对方的状况,这种不确定性使作者倍感忧虑。与寻常的回忆不同,回忆之后只能给人短暂的安慰,无法真正满足内心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表现了秦观对离别和思念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以及情感的流露,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进而引发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无力咫尺洞房春思窗隙花色月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