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主簿承介建昌江泛舟作

吾友从吏隐,和光心杳然。

鸣琴正多暇,啸侣浮清川。

风霁远澄映,昭昭涵洞天。

坐惊众峰转,乃觉孤舟迁。

崖屿非一状,差池过目前。

徘徊白日暮,月色江中鲜。

真兴殊未已,滔滔且溯沿。

时歌沧浪曲,或诵逍遥篇。

酣畅迷夜久,迟迟方告旋。

此时无相与,其旨在忘筌。

同刘主簿承介建昌江泛舟作

同刘主簿承介建昌江泛舟作

吾友从吏隐,和光心杳然。

鸣琴正多暇,啸侣浮清川。

风霁远澄映,昭昭涵洞天。

坐惊众峰转,乃觉孤舟迁。

崖屿非一状,差池过目前。

徘徊白日暮,月色江中鲜。

真兴殊未已,滔滔且溯沿。

时歌沧浪曲,或诵逍遥篇。

酣畅迷夜久,迟迟方告旋。

此时无相与,其旨在忘筌。

中文译文:

我朋友辞去官职隐居,心灵明亮清澈。

弹琴正好多闲暇,与伙伴一同在江上漂流。

风霁后的远景清晰可见,波光倒映如同洞天仙境。

坐在船上感到山峰在转动,方才意识到孤舟在移动。

山崖和小岛各有不同,景色在眼前一一交替。

徘徊至白天傍晚时分,月色照亮江水。

真正的兴致尚未完全消退,滔滔江水不断向上游流去。

时而歌唱沧浪曲,或者诵读逍遥篇。

沉醉其中,迷失夜晚的久远,直到最后才告别。

此刻我已孤身一人,但我的目的是忘却俗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起乘船游览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和忘却尘世的愿望。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风霁远澄映”、“鸣琴正多暇”等,通过景色和情感的交融,表达出作者与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以朦胧、恬静的氛围为主,同时也带有一丝悠闲和自由的情感。作者在江泛舟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自己的微小,体会到了生活的无常和短暂。

最后两句“此时无相与,其旨在忘筌”表达出作者愿意与世隔绝,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以轻松、畅快的节奏和辞章,展示了吴筠对自然的深情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宁静和自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孤舟昭昭杳然吾友众峰从吏隐啸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