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

朝阳未出众山晴,露滴蓑衣犹半湿。

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

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

笛声才一举,众稚齐歌舞。

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作者简介(隐峦)

隐峦

隐峦,唐末匡庐僧,他的作品《蜀中送人游庐山》《牧童》《浮桥》《逢老人》《琴》。

牧童

《牧童》诗词中文译文:

牧童看见陌生人都不认识,

身穿芒鞋头戴箬笠。

朝阳还未升起山清爽,

露水滴在蓑衣仍有些湿。

二月到三月的时候,

平原上的草初绿。

三个、五个骑瘦弱的牛,

从前村后村来放牧。

笛声才响起,

众孩童齐舞齐歌。

看看白天向西斜,

各自骑着牛返回去。

诗意和赏析:

《牧童》这首诗描绘了牧童放牛的场景和生活状况。诗中的牧童对于陌生人都不认识,身穿简朴的芒鞋和箬笠,生活在自然和朴素的环境中。

诗人通过描绘一天的早晨,朝阳未升起的时候,山清爽,露水仍滴在牧童的蓑衣上,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景象和牧童的现实生活。

在早春的二三月,平原上的草开始变绿,这是一首展示大自然的季节变化的诗歌。牧童们骑着瘦弱的牛,从前村后村来放牧,伴随着笛声,孩童们欢快地歌舞。

诗人通过描绘牧童的生活景象和季节变化,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牧童们朴素快乐的生活。诗中的牧童代表了平凡而美好的生活,呈现了朴素与纯真的情感。整首诗采用直接、细致的描写,突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牧童的快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识白日归去蓑衣平原见人笛声芒鞋看看露滴箬笠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