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诗 十五

六国始咆哮。

纵横未定交。

欲竞连城玉。

翻征缩酒茅。

折骸犹换子。

登爨已悬巢。

壮冰初开地。

盲风正折胶。

轻云飘马足。

明月动弓弰。

楚师正围巩。

秦兵未下崤。

始知千载内。

无复有申包。

作者简介(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拟咏怀诗 十五

《拟咏怀诗 十五》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拟咏怀诗 十五

六国始咆哮。

纵横未定交。

欲竞连城玉。

翻征缩酒茅。

折骸犹换子。

登爨已悬巢。

壮冰初开地。

盲风正折胶。

轻云飘马足。

明月动弓弰。

楚师正围巩。

秦兵未下崤。

始知千载内。

无复有申包。

译文:

六国刚刚开始咆哮,

纷争交战尚未决定。

欲争夺连城的美玉,

翻山越岭缩回酒茅。

折断的骸骨仍在交换子孙,

登高烧火已经悬挂巢穴。

厚厚的冰刚刚开始裂开大地,

狂风正在折断黏胶。

轻盈的云飘动着马蹄,

明亮的月亮使弓箭摇动。

楚国的军队正在围攻巩县,

秦国的士兵还未攻破崤山。

才知道千年之内,

已经没有申包(指申包令,南朝宋时人,意为无人可依靠)。

诗意和赏析:

《拟咏怀诗 十五》是庾信以咏怀之情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通过描述南北朝时期动荡的局势和各国之间的战乱,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感慨和忧虑。

诗的开头提到"六国始咆哮",指的是六国在战乱中开始咆哮、纷争不断。"欲竞连城玉"表达了各国争夺重要城池的欲望,而"翻征缩酒茅"则形象地描绘了军队征战时来回穿梭、疲惫不堪的景象。

诗中还出现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折骸犹换子"表明为了争斗而牺牲的人们只能通过子孙来延续;"登爨已悬巢"则暗示战乱使人们不得不离开家园;"壮冰初开地"和"盲风正折胶"则分别描述了寒冷的冰雪和狂暴的风雨,象征着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诗的最后两句"楚师正围巩。秦兵未下崤。"揭示了楚国军队正在围攻巩县,而秦国的士兵还未能攻破崤山,这一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动荡和战乱氛围。

诗的结尾"始知千载内。无复有申包。"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认知和感慨,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千年里,再也没有像申包那样可以依靠的人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和动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和对人们遭受苦难的同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展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安。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的现实,同时也呈现了庾信对乱世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拟咏怀诗 十五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六国未定纵横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