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灵道士

浮丘山上见黄冠,松柏森森登古坛。

一茎青竹以为杖,数颗仙桃仍未餐。

长安市里仍卖卜,武陵溪畔每烧丹。

缩地往来无定所,花源到处路漫漫。

逢灵道士

逢灵道士

浮丘山上见黄冠,

松柏森森登古坛。

一茎青竹以为杖,

数颗仙桃仍未餐。

长安市里仍卖卜,

武陵溪畔每烧丹。

缩地往来无定所,

花源到处路漫漫。

中文译文:

在浮丘山上遇见了一个戴着黄色冠帽的道士,

松柏树森森地矗立在古坛上。

他拿着一根青竹作为拐杖,

仍未食用几颗仙桃。

在长安市里,仍有人卖卜卦,

在武陵溪畔,人们烧炼丹药。

他可以缩地移动,没有固定的位置,

到处都是路漫漫的花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道士的形象,他在浮丘山上出现,在古坛上持一青竹杖,但仍未吃几颗仙桃。他可以缩地往来,不受地域的限制。他在长安市里看到人们仍在卖卜卦,在武陵溪畔看到人们在炼丹药。诗意表达了道士超凡脱俗的神秘形象,以及他与尘世的衔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道士在浮丘山上出现,象征着他超越尘世的境界。他手持青竹杖、未食仙桃,表明他没有陷入俗务纷扰,保持纯净和淡泊的心境。诗中的长安市和武陵溪则代表着尘世的喧嚣和烦恼,与道士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缩地往来无定所”和“花源到处路漫漫”表达了道士的神秘性和流动性。他可以随意地在不同地方之间穿梭,没有固定的位置。花源是指理想、完美的境界,但却是遥不可及,道士的旅程是漫长而艰辛的。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道士的形象和他与尘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描绘道士,诗人传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在纷繁喧扰的现实中寻找内心宁静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以为松柏往来青竹古坛缩地仍未餐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