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十首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

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

乔木好鸟音,天风韵虚徐。

遐心游四海,万里不须臾。

回首古衣冠,荆樊老丘墟。

欲付此中意,归翻虫蠹书。

短生忧不足,此道乐有余。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放言十首

《放言十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弄水清江曲,

采薇南山隅。

当吾无事时,

此岂不我娱。

弄水:玩弄水流。

清江曲:清澈的江河弯曲处。

采薇:采摘薇草。

南山隅:南山的角落。

当吾无事时:当我无事可做时。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南山的角落采摘薇草,玩弄清澈的江河弯曲处的水流,表达了在无事时的自娱自乐之情。

乔木好鸟音,

天风韵虚徐。

遐心游四海,

万里不须臾。

乔木:高大的树木。

好鸟音:悦耳的鸟鸣声。

天风韵虚徐:天风吹拂着,韵律和谐而温和。

遐心游四海:心灵遥游四方。

万里不须臾:万里之行,不需要片刻停留。

这四句描绘了作者心灵的自由漫游和追求,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遨游四方。

回首古衣冠,

荆樊老丘墟。

欲付此中意,

归翻虫蠹书。

回首古衣冠:回首古代的衣冠风貌。

荆樊:指楚国的荆山和樊城。

老丘墟:古老的丘陵和废墟。

欲付此中意:希望将心意寄托于此。

归翻虫蠹书:回家将虫蛀的书籍翻阅。

这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回顾和思考,以及对古书的翻阅和品味。

短生忧不足,

此道乐有余。

短生:短暂的人生。

忧不足:烦恼不足以困扰。

此道乐有余:这种生活乐趣充足。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短暂人生的淡然态度,认为烦恼不值得过多忧虑,而他所追求的生活乐趣是充足的。

整首诗词以自由自在的语言表达了黄庭坚对自然、自由和心灵追求的向往。通过描绘山水、鸟音和回顾古代文化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喜爱,并以此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和快乐的思考。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放言十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足回首衣冠乔木须臾有余无事丘墟风韵中意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