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平湖秋月)

候蛩探暝,书雁寄寒,西风暗剪绡纤。

报道凤城催钥,笙歌散无迹。

冰轮驾,天纬逼。

渐款引、素娥游历。

夜妆靓,独展菱花,淡绚秋色。

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

笑谏又惊凄鹊,南飞傍林阒。

孤山影,波共碧。

向此际、隐逋如识。

梦仙游,倚遍霓裳,何处闻笛。

应天长(平湖秋月)

《应天长(平湖秋月)》是宋代张矩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夜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

候蛩探暝,书雁寄寒,

蝉声在暮色中引来;迁徙的雁儿传递着秋天的寒意,

西风暗剪绡纤。

夜幕中西风悄然吹拂着薄绢,

报道凤城催钥,笙歌散无迹。

凤城传来催促归家的消息,笙歌散落无踪。

冰轮驾,天纬逼。

明月如冰轮,驾驶着天空上行驶的金辕车。

渐款引,素娥游历。

慢慢展开明亮的月光,素娥沉浸在其中。

夜妆靓,独展菱花,淡绚秋色。

夜色美丽,月光下菱花独自绽放,秋天的色彩淡而绚丽。

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

人们在涌金楼中,时钟声嘀嗒不断,光在舞袖上闪烁着香气滴落。

笑谏又惊凄鹊,南飞傍林阒。

嬉笑中又惊飞起的寂寞乌鸦,南方飞向茂密的林间。

孤山影,波共碧。

孤独的山峰倒影在碧波之中。

向此际,隐逋如识。

直望此景,心中暗自体悟。

梦仙游,倚遍霓裳,何处闻笛。

梦中仙游,倚着五彩霓裳,何处能够听到那笛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寂寥和美丽。诗人通过描绘候蛩的叫声和迁徙的雁儿,展示了秋天的来临和万物的变化。通过描绘西风吹拂薄绢的场景,表现了秋天的微凉和淡绚的色彩。诗中提到凤城传来归家的催促,表现了一种急迫和落寞的情绪。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如冰轮驾驶金辕车,表现了夜晚的明亮和神秘。最后凭借梦中的仙游,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秋天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贵族境遇,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并给读者带来了愉悦和思索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西风报道冰轮游历天纬款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