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一弦弹尽仙韶乐。

曾破千金学。

玉楼银烛夜深深。

愁见曲中双泪、落香襟。

从来不奈离声怨。

几度朱弦断。

未知谁解赏新音。

长是好风明月、暗知心。

作者简介(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首宋代晏几道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弦弹尽仙韶乐,

曾破千金学。

玉楼银烛夜深深,

愁见曲中双泪、落香襟。

从来不奈离声怨,

几度朱弦断。

未知谁解赏新音,

长是好风明月、暗知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是虞美人。诗人通过描述她演奏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一句表达了她弹奏的音乐美妙非凡,令人陶醉。第二句提到她曾经因为追求音乐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三句描述了夜晚,她在玉楼中弹奏音乐,银烛下的景象显得格外幽深。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她在演奏中流下了双泪,滴在了她的衣襟上,暗示了她内心的悲伤和忧愁。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她对离别的声音从不抱怨,多次弹断了朱弦也从不放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知道有谁能够欣赏到她新奏的音乐,只有风和月亮才能明了她内心的苦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虞美人的音乐才华和内心的情感,表达了离别和孤独的主题。诗中的虞美人是一个才艺出众的女子,她的音乐能够打动人心,令人陶醉。然而,她的音乐背后却隐藏着内心的苦闷和悲伤。她在演奏中流下双泪,暗示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痛苦和困惑。她不抱怨离别的声音,多次弹断朱弦也从不放弃,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她的音乐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只有风和月亮才能明了她的心声。整首诗以虞美人的音乐才华为线索,表达了离别和孤独中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困惑,展示了虞美人坚强而寂寞的一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明月未知玉楼不奈好风知心千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