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

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

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

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晚》

杖藜寻晚巷,

炙背近墙暄。

人见幽居僻,

吾知拙养尊。

朝廷问府主,

耕稼学山村。

归翼飞栖定,

寒灯亦闭门。

中文译文:

拄着拐杖寻找晚巷,

背部被太阳炙烤近墙暖。

别人看到我幽静的居处,

只会以为我是愚昧的养尊处士。

朝廷向我询问府主的事,

我却在田间学习山村的农耕。

归鸟归巢定居下来,

寒灯也熄灭了门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以自嘲的语气,描述了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住在僻静的巷子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养尊处士的身份。他不再关心朝廷的事务,而是专注于耕种和学习农村的田园生活。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已经归隐田园,关闭了寒冷的灯火,过着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抒发了杜甫晚年的豁达和对世俗名利的冷漠。他选择了清贫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专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诗中的意象描绘了他的居所和生活环境,通过对比彰显了他的坚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寒灯朝廷人见闭门养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