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秋凉闲卧

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

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

高僧扫室请,逸客登楼待。

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乐天秋凉闲卧

诗词《和乐天秋凉闲卧》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秋天来临后人们闲暇时的宁静舒适的生活情景。

中文译文:

暑退人体轻,

雨馀天色改。

荷珠贯索断,

竹粉残妆在。

高僧扫室请,

逸客登楼待。

槐柳渐萧疏,

闲门少光彩。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秋天来临后,炎热的夏天退去,天色变得凉爽清朗。荷叶上的露珠断了线,竹粉(指竹篓上晒晾而落下的细碎的竹屑)如同残留的妆容。僧侣扫除室内,受邀的客人等待在楼上。槐树和柳树渐渐变得稀疏,安静的门户少了些光彩。

赏析:

刘禹锡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秋天的恬静和舒适之感。通过描绘物象,如荷珠和竹粉,使读者感受到秋凉的气息和淡雅的美感。另外,诗中的高僧和逸客的形象,为诗词增添了一丝宁静与高雅。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一种宁静、雅致的感觉,让人想起秋天的凉爽与宜人,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美好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萧疏登楼人体天色光彩高僧逸客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