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

月华秋色两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

兔濯素毛腾浩露,桂飘香实下飞轮。

光侵酒面寒无力,清入诗豪健有神。

座客何须辞醉倒,相君应不惜车茵。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节的喜悦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月光和秋色都显得格外明亮,远离尘埃的万里空旷无垠。兔子洗净了洁白的毛,跃动在浩渺的露水之上。桂花飘香,实实在在地落在飞舞的轮子上。月光照在酒杯上,使其变得冰凉无力;清风吹入诗人的心灵,使其变得健壮而有灵性。座上的客人们不必担心喝醉倒下,因为主人会慷慨地提供车茵供他们休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月光和秋色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中秋夜的宁静和祥和。兔子洗净毛发腾起露水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美丽。桂花飘香,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而月光照在酒杯上和清风吹入诗人的心灵,则表达了作者对清凉和清新的向往。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作者提到座上的客人们不必担心喝醉倒下,因为主人会慷慨地提供车茵供他们休息。这表明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对友人的关怀。整首诗以中秋夜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友情之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秋色无力不受醉倒何须有神相君鲜新澄空飞轮诗豪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