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作者简介(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诗词:《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有客谁人肯夜过?

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

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

彩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

几对虚檐望白河。

中文译文:

有客谁人愿意在夜晚过来?

只有我一个人怜爱这美丽的风景,却无法摆脱忧愁之情。

边境上的大雁在哀怨的地方迷失了很久,

庭院里的树木虽然常常见到月亮,却觉得空荡荡的。

故乡的消息如此遥远,千里之外无法传来信件,

彩色琴弦时而伴着一曲歌声。

我的思绪只盼望城市的乌鸦在黎明时分出现,

几对空檐下望着白色的河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杜牧在秋夜中寄给斛斯处士许秀才的即景之作。诗人孤独地欣赏着夜晚的风景,感叹自己的忧愁无法摆脱。边境上的大雁迷失在哀怨之地已经很久,庭院里的树木虽然能见到月亮,但却觉得空虚寂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乡音的渴望,但却无法得到消息,只能期待着城市的乌鸦在黎明时分出现,凝望着白色的河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美丽的风景和诗人内心的愁绪相对照,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同时,通过描写大雁迷失和庭院树木的空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乡音的渴望,以及在异乡的孤独之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故国风景只待有客怨处虚檐千里信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