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爱河漂一世,既溺不能止。

不如淡生活,吟诗北窗里。

肺肝亦何罪,困此毛锥子。

不如友麯生,是子差可喜。

三杯取径醉,万绪散莫起。

奈何刘伶妇,苦语见料理。

不如一觉睡,浩然忘彼己。

三十六策中,此策信高矣。

政使江变酒,誓不涉其涘。

尚须学王通,艺黍供祭祀。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爱河漂一世,

既溺不能止。

不如淡生活,

吟诗北窗里。

肺肝亦何罪,

困此毛锥子。

不如友麯生,

是子差可喜。

三杯取径醉,

万绪散莫起。

奈何刘伶妇,

苦语见料理。

不如一觉睡,

浩然忘彼己。

三十六策中,

此策信高矣。

政使江变酒,

誓不涉其涘。

尚须学王通,

艺黍供祭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与义对于善待生活的态度和对酒的反思。诗人感叹自己沉迷于爱河之中,一生都无法自拔。他认为与其沉浸在繁杂的生活中,不如在北窗之内静心吟诗。他感到自己的身心受到了伤害,却不知道如何解脱。因此,他建议与友人麯生相伴,麯生的善良可令人欣慰。

诗中提到了喝酒,三杯之后会陷入醉态,无法集中思绪。而刘伶妇的苦言则提醒诗人要慎重对待酒的诱惑。诗人认为,不如放下烦恼,睡上一觉,忘却过去的烦忧。他认为这是最高明的策略之一。最后,诗人表示政治家如果沉迷于酒色之中,发誓不再涉足其中,而应该向王通学习,专注于艺术和祭祀。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与义对于生活态度和对酒的思考。他通过描述自己沉迷于爱情中无法自拔、对酒的反思以及对友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对于过度沉迷的忠告。

诗中使用了一些意境生动的描写,如"爱河漂一世"和"困此毛锥子",使诗词更加形象化。通过对酒和伤害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度沉迷的反思和忠告。他认为追求宁静和友情对于摆脱困境是有益的,因此提出了与友人共同度过时光的建议。

最后,诗人以政治家为例,强调了专注于自身艺术修养和责任的重要性。他对政治家发出警示,提醒他们不要被酒色所迷惑,而应该借鉴王通的专注和才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对酒的反思以及对友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能不如北窗一世肺肝可喜吟诗生活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