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觱篥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夜闻觱篥

夜闻觱篥,沧江上,

听到觱篥声音,夜晚在沧江上,

衰年侧耳情所向。

年事已高,侧耳倾听自己所喜爱的琵琶音乐。

邻舟一听多感伤,

旁边的船只也听到了,多感动伤感。

塞曲三更欻悲壮。

夜晚的边塞曲调,直到深夜依然悲壮动人。

积雪飞霜此夜寒,

积雪飞扬,霜降夜晚寒冷。

孤灯急管复风湍。

孤照明灯下,急促的管笛声与湍急的江水声相呼应。

君知天地干戈满,

壮士啊,你知道天地间战争的危机即将来临,

不见江湖行路难。

而你却无法离开江湖,行走的道路困难重重。

此诗以夜闻觱篥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了夜晚在沧江上倾听琵琶声音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周围的船只也听到琵琶声所引发的感触,以及夜晚边塞曲调的悲壮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战乱环境的思考。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杜甫对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痛感,展现出诗人坚毅的品质与对艰难困苦的抗争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干戈不见江湖天地行路难积雪一听孤灯悲壮急管感伤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