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

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沈醉不愁归棹远,晚风吹上子陵滩。

作者简介(张蠙)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钱塘夜宴留别郡守的中文译文:

四方骚动一州安,

夜晚聚集在钱塘的宴会上,

大家欢聚一堂,喝着美酒。

听着高山阁上的吟唱,

海边的蛙鸣更显凄凉。

屏风后传来歌妓的佩响,

帐幕外立着官员们的刀光。

喝得醉醺醺的不用担心离开,

晚风吹过,吹到子陵滩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在钱塘举行的宴会场景,宴会上的客人们聚在一起,欢快地喝着酒。宴会的背景声音有高山上的吟唱和海边蛙鸣,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屏风后传来歌妓的佩响,帐幕外立着官员们的刀光,给人一种宴会气氛中的喧嚣和紧张感。诗中表达了作者沉醉在宴会中的欢乐,无忧无虑,晚风吹过,吹向子陵滩,预示着宴会的结束,也暗示着人们离开的时刻即将到来。整首诗抓住了宴会的氛围和情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在宴会中寻找快乐和释放压力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四方高山晚风归棹不愁虾蟆海声骚动藏歌觱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