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山四首

飞褴凌丹蹻,雕轩俯碧漪。

晴峰浮倒影,烟柳漾轻丝。

翡翠低还掠,鸳鸯住不疑。

接?何必整,纶钓许相随。

¤

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山四首

《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山四首》是明代诗人彭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褴凌丹蹻,

雕轩俯碧漪。

晴峰浮倒影,

烟柳漾轻丝。

翡翠低还掠,

鸳鸯住不疑。

接?何必整,

纶钓许相随。

中文译文:

飞翔的彩霞穿行于红色的山峦之间,

雕刻的轩车俯瞰碧波荡漾。

晴朗的峰巅映照倒影,

烟雾中的柳树摇曳着轻柔的丝线。

翡翠鸟低飞掠而过,

鸳鸯鸟安静地栖息,不起疑心。

相互牵扯的渔线何必整理得整齐,

随心所欲地与渔人一同垂钓。

诗意和赏析:

《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山四首》以描绘山水景色和垂钓情景为主题。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山峦、湖泊和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首先,诗中的"飞褴凌丹蹻"描绘了彩霞飞翔于红色的山峦之间,给人以壮美的视觉感受。接着,"雕轩俯碧漪"描述了雕刻的轩车俯瞰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展示了山水的宁静和优美。

接下来,诗人运用倒影和轻丝的形象,描绘了晴朗的山峰在湖面上倒映出的景象,以及烟雾中柳树轻柔的摇曳,给人以恬静和柔美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翡翠鸟低飞掠过和鸳鸯鸟安静栖息的对比,表达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和谐共存,以及它们对周围环境的信任和舒适感。

最后两句"接?何必整,纶钓许相随"表达了诗人对垂钓自然的态度。他认为,渔线不必过于整齐,而是应该随心所欲地与渔人一同垂钓,表达了一种自由随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和垂钓情境,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垂钓态度的表达,诗人彭年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山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相随倒影翡翠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