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乐

成都贾客向人语,黎州多风杂多雨。

雪山万古长不消,山下四时风气暑。

竹林西畔是云南,不论冬夏披毡衫。

蛮官见客花布袄,村妇背盐青竹篮。

绳桥跨涧石嶪,部落马蹄皆灌铁。

引筒贯索通客行,插木入崖防栈绝。

郫筒酒熟蛮人歌,太平今喜无兵戈。

悬车不戍相公岭,卖马安行大渡河。

牛缨换贷跻邛笮,路出彭门缘剑阁。

火井秋篁截洞箫,几腔吹作云南乐。

云南乐

《云南乐》是明代孙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南乐》

成都贾客向人语,

黎州多风杂多雨。

雪山万古长不消,

山下四时风气暑。

竹林西畔是云南,

不论冬夏披毡衫。

蛮官见客花布袄,

村妇背盐青竹篮。

绳桥跨涧石嶪,

部落马蹄皆灌铁。

引筒贯索通客行,

插木入崖防栈绝。

郫筒酒熟蛮人歌,

太平今喜无兵戈。

悬车不戍相公岭,

卖马安行大渡河。

牛缨换贷跻邛笮,

路出彭门缘剑阁。

火井秋篁截洞箫,

几腔吹作云南乐。

中文译文:

成都的贾客向人们说话,

黎州风多雨也多。

雪山万古长久存在,

山下四季风气炎热。

竹林旁边就是云南,

无论冬夏都穿毡衫。

蛮官见客穿花布袄,

村妇背负盐与青竹篮。

绳桥横跨在涧谷之上,

部落中的马蹄都镀上铁。

引筒穿过索道迎客来往,

插木制成崖壁栈道以防断绝。

郫筒酒已熟,蛮人高歌,

太平如今喜庆无战争。

悬车不再守卫相公岭,

卖马安全地过大渡河。

牛缨交换借贷攀登邛笮,

出发走出彭门边缘的剑阁。

火井中的秋篁截取洞箫,

几个音腔吹奏成为云南的乐曲。

诗意和赏析:

《云南乐》以一种温文尔雅的笔触,描绘了云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景观,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诗中通过对云南地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云南山川风景的喜爱和对当地人民生活的赞美。

诗中描绘了云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如雪山、山风、四季气候等,展示了云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同时,还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如蛮官穿花布袄、村妇背盐青竹篮等,展现了当时云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生活细节。

诗中还描述了云南地区的交通和建筑设施,如绳桥、索道、栈道等,揭示了当时云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建筑工艺。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词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最后,诗中提到了太平时期的喜悦和和平安宁的局面,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展示了诗人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词以平实、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云南地区的自然风景、民俗风情和社会状况,展现了作者对云南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这种描写,诗人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同时也展示了云南地区独特的山水人文魅力。

这首诗词通过对云南地区的细致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山川风景和人情味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云南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它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云南乐》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描写,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赞美,展示了云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使读者在阅读中沉浸于云南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一种宁静、美丽的云南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云南乐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人语万古青竹雪山不消竹林时风杂多毡衫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