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

羔豚窘虎豹,鸠雀穷鹰鸇。

巧者具机弋,鸷猛还拘挛。

论功莫如神,论大莫如天。

悲哉区区人,乃欲逃其间。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杂咏八首

《杂咏八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羔豚窘虎豹,

鸠雀穷鹰鸇。

巧者具机弋,

鸷猛还拘挛。

论功莫如神,

论大莫如天。

悲哉区区人,

乃欲逃其间。

中文译文:

小羔羊被困虎豹,

鸽雀被追逼穷鹰鹯。

巧妙的人有机弋,

凶猛的鸟兽仍受束缚。

论功绝无比神明,

论伟大无比天空。

可悲啊,微不足道的人,

竟想逃离其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羔羊与虎豹、鸽雀与鹰鹯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弱者在强者面前的无奈和无力。羔羊被困虎豹,鸽雀被追逼穷鹰鹯,展示了强者对弱者的压迫和追逐。然而,即使是巧妙的人使用了机关弋箭也无法摆脱鸟兽的束缚,凶猛的鸟兽仍然受到拘挛的限制。这种对比凸显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

接下来,诗人以论功论大的方式来比较,提醒人们在伟大和神圣面前,个体的功绩和伟大都微不足道。神明的力量和天空的广阔远超过人类个体的力量和伟大。最后,诗人以悲愤之情表示,微不足道的人竟然想要逃离这种现实,这是一种对于弱者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和苦闷。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和对伟大力量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体命运的关切,并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强弱悬殊的现实。这种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是王安石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八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虎豹论功莫如拘挛巧者机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