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

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

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

学稼我犹慙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

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

作者简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

《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田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到田家又夏初,

试从野老访耕锄。

稻畦高下水皆足,

天意雨晴时自如。

学稼我犹慙孔子,

问津君且向长沮。

宦游何似团栾好,

更念怀归畏简书。

诗意:

这首诗以夏季初期的乡村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农田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希望能像野老一样去学习农耕之道,感受大地的丰收和自然的变迁。无论是田间的稻田还是天上的雨水,都是如此得恰当和得心应手。作者自谦自己的知识不及孔子,而让朋友向长沮请教农事知识。同时,他也思念家乡的宁静和归乡的渴望,对宦游生活不如团栾(家乡之地)的美好,更担心错过了家书带来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家乡的思念。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稻田和雨水是自然界的象征,它们随着天意而自然运行,传递出一种和谐、顺应自然的农田生活态度。作者虽然自认知识不及孔子,但他愿意向野老学习农耕之道,展示了谦虚和学习的态度。最后,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通过对团栾和简书的描绘得以体现,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留恋和对宦游生活的不满。整首诗情感真挚,质朴自然,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思考,呈现出一种淳朴而美好的生活理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下水不到何似自如天意宦游学稼长沮犹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