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二

秋光丽晚天。

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鸟。

高荷没钓船。

碎珠萦断菊。

残丝绕折莲。

落花催斗酒。

栖乌送一弦。

作者简介(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二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二》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光丽晚天。

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鸟。

高荷没钓船。

碎珠萦断菊。

残丝绕折莲。

落花催斗酒。

栖乌送一弦。

译文:

秋天的晚霞美丽动人。

鹢舟漂浮在昆明池中。

茂密的菱草遮挡洗浴的鸟儿。

高高的荷花将钓船隐藏其中。

散落的珍珠围绕着凋谢的菊花。

残留的丝线缠绕在折断的莲茎上。

凋谢的花瓣催促着斗酒的斟满。

停栖的乌鸦送走了一声琴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北朝时期庾信游览昆明池的景色,并通过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美丽与凋谢的景象。整首诗以秋天的晚霞作为开篇,以丰富多彩的色彩描绘出美丽的秋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诗中的昆明池是一个湖泊,鹢舟在湖中漂浮,给人一种恬静、宁谧的感觉。

接着,诗人以密集的菱草和高高的荷花来描绘景色的细节,这些植物给人带来一种遮挡和掩映的效果。菱草隐蔽了洗浴的鸟儿,而高高的荷花将钓船隐藏其中,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隐约的美感。

诗中还描绘了凋谢的花朵和折断的莲茎,通过“碎珠萦断菊”和“残丝绕折莲”这两句来表达花朵凋零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寂寞和离别之感。

最后,诗人通过“落花催斗酒”和“栖乌送一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花朵凋落催促着斗酒的斟满,暗示着时光的不可挽回和生命的短暂。乌鸦的鸣叫伴随着一声琴音,象征着离别和寂寞。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传达了秋天的美丽和凋谢的景象,以及人生的离别和时光的流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落花鹢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