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

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余。

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身老谁逢此,恩深尽醉欢。

传闻访遗事,应走史臣车。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

《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从金门路下来,受到吴相公召见,参加宴会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晓下金门路,

清晨从金门路下来,

君筵听召余。

座上的贵人邀请我共进宴席。

簪缨三寿客,

身披华贵的服饰,年过六旬的客人,

笔削两朝书。

品味着两朝历史,对文献进行了修整。

身老谁逢此,

年事已高的我,何人能有如此机缘,

恩深尽醉欢。

深深感受到君主的恩宠,醉心于欢乐之中。

传闻访遗事,

听闻君相公寻访古代遗迹,

应走史臣车。

应当乘坐史臣的车辆前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受邀参加吴相公的宴会。诗人在清晨,从金门路下来,充满期待地走向君相公的筵席。他身披华贵的服饰,是一个年过六旬的客人,同时也是一位修整历史文献的人。他感慨自己年事已高,能有这样的机缘受到君主的恩宠,深深沉醉于欢乐之中。传闻中吴相公正在寻访古代的遗迹,诗人觉得自己应该乘坐史臣的车辆前往,与吴相公一同探索历史。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君相公的尊敬和欢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对晚年生活中难得的喜悦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传闻遗事簪缨笔削三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