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峡重九感怀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於此上嵯峨。

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月峡重九感怀

【中文译文】

在月峡重九之际的感怀,

头发已经白了,寻找盟友已经很久,

今天早晨登上这嵯峨的山巅。

云收拢了,谷地变得幽静,山峦重新露出,天气晴朗,

风息定了,沙滩平静,水面不起波澜。

面对菊花,使人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思念莼菜,就像我对时光的感叹。

明年再举杯痛饮,又将何去何从?

回到东篱,更别无他求。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叹和思考,展现了时光流转、人事易变的主题。诗中以月峡重九为背景,将自己的个人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诗的开篇以诗人自身的形象为切入点,描绘了头发已经斑白,寻找盟友已经很久的情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友情稀缺的感叹。接着,诗人登上嵯峨的山巅,展望四周,云收谷净、风定沙平,景色宁静美好,与诗人内心对比鲜明,形成了一种时光静好与自身感叹的对照。

随后,诗人以菊花和莼菜作为意象,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和思念莼菜的表达,表达了对过去和时光的怀旧之情。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使人怀古;莼菜则象征着朴素和纯真,与诗人对时光的感慨相呼应,凸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明年再举杯痛饮,又将何去何从?诗人对未来充满了疑问,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境遇。归到东篱,更别无他求,意味着诗人希望回归平凡的生活,不再追求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感叹的对照,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现实世界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无奈,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月峡重九感怀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使人把酒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