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平戎谷吊胡翙

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

风号古木悲长在,雨湿寒莎泪暗流。

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雠。

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

作者简介(王仁裕)

王仁裕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区)人的王仁裕(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王仁裕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 节度判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 “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王仁裕传》)。

过平戎谷吊胡翙

《过平戎谷吊胡翙》是唐代诗人王仁裕所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立马荒郊满目愁,

伊人何罪死林丘。

风号古木悲长在,

雨湿寒莎泪暗流。

莫道文章为众嫉,

只应轻薄是身雠。

不缘魂寄孤山下,

此地堪名鹦鹉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平戎谷的感叹和悲伤之情。诗人立马于荒郊之地,眼前景象使他充满了忧愁之意。他在这里去祭拜“胡翙”,表达对逝去的伊人的思念之情。古木在风中哀叹悲伤,雨水湿透了寒莎,就如诗人心中的泪水一样暗流不止。

诗中的“胡翙”是指王仁裕的妻子胡氏,她早逝于林丘之地。诗人对她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伤感和悲凉之意。

诗人通过这首诗反驳了那些把文章所遭遇的嫉妒归咎于诗人的观点。他认为,真正应该受到批评的是自己过于好色的性格和轻佻的举止。

最后两句“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表达了诗人对胡氏埋葬在孤山下的悲伤和对这个地方的称呼。“鹦鹉洲”指的是诗人的墓地,因为鹦鹉洲寓意孤寂和凄凉。整首诗以凄凉、悲伤的意境,描述了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此地文章满目轻薄荒郊暗流湿寒莎身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