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咏

御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

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

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

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偶咏

《偶咏》

御热蕉衣健,

扶羸竹杖轻。

诵经凭槛立,

散药绕廊行。

暝槿无风落,

秋虫欲雨鸣。

身闲当将息,

病亦有心情。

译文:

穿着温暖的蕉叶衣,

扶着瘦弱的竹杖轻轻慢步。

倚着栏杆诵经站立,

绕着廊道走来走去散药。

暮色中槿花无风自落,

秋虫欲雨时正欢鸣。

身体闲暇时应当休息,

即便生病也有愉悦的心情。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病弱的人在清凉的秋天中享受自由时光的情景。诗人描绘了身穿轻便的蕉叶衣、行走稳健的形象,表现了他以轻松的姿态面对疾病和生活的态度。他在行走之间诵经净心,廊道中徜徉,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奇妙。诗人通过描述槿花无风自落、秋虫欲雨时鸣的景象,暗示了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哀伤。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身体闲暇时应当休息,即使在病痛中也能保持愉悦心情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病痛的坦然面对,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心态。他以自然的姿态与疾病共处,追求身心的舒适和内心的宁静。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清爽、闲适的感觉,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的审美情趣。整首诗虽短小,却道出了生命坚强和享受当下的深刻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将息无风心情诵经羸竹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