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八之二)

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

鹧鸪声里霜天晚,叠鼓已催衙。

乡梦时来枕上,京书不到天涯。

邦人讼少文移省,闲院自煎茶。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乌夜啼(八之二)

诗词:《乌夜啼(八之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檐角楠阴转日,

楼前荔子吹花。

鹧鸪声里霜天晚,

叠鼓已催衙。

乡梦时来枕上,

京书不到天涯。

邦人讼少文移省,

闲院自煎茶。

中文译文:

黑夜中乌鸦啼叫(八之二)

檐角上的楠树阴影转动迎接太阳的到来,

楼前的荔子花飘落。

鹧鸪的叫声在寒霜覆盖的晚天中响起,

叠鼓声已经催促着巡逻官的到来。

乡村的梦境时常出现在枕头上,

京城的书信却无法传到天涯。

国家的人民诉讼少,文人往来省察之地不多,

在闲院里自己沏茶消磨时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深夜中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在檐角上,楠树的阴影随着太阳的升起而转动,楼前的荔子花被微风吹散,落在地面上。夜晚的寒霜已经降临,鹧鸪的叫声在这寒冷的天空中回响,叠鼓的声音预示着巡逻官即将来到。

诗人在枕头上时常做梦,回忆乡村的生活,思念家乡的景色和亲人。然而,他身处京城,远离故乡,无法收到家乡的书信传达的信息,感到与天涯隔绝。他观察到国家的人民诉讼较少,文人也很少外出省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在闲暇时光里自己泡茶消磨时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观察。诗中的乌夜啼象征着孤寂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乡愁和离散生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疏远。整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鹧鸪不到天涯煎茶乡梦邦人荔子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