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一作放歌行)

越溪女,越溪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时逢岛屿泊,几伴鸯鸳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作者简介(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采莲(一作放歌行)

采莲(一作放歌行)

越溪女,越溪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时逢岛屿泊,几伴鸯鸳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中文译文:

越溪女,越溪莲。

两朵浑圆的荷花,身姿美丽。

嬉戏游玩向何处,一起采摘在船上。

他们愉快地唱歌,美丽的水波荡起涟漪。

偶然在岛屿停泊,几对鸳鸯相依眠。

她们的衣袂已经装满鲜莲,香气相互传递。

在黄昏回归的时候,沙滩上生起了蓝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李颀采摘莲花的情景。诗中通过描述越溪女和莲花的美丽形象,展现了采莲的趣味和快乐。诗中的女子们在游玩中唱歌,清波荡漾,各种美景相互映衬,使整个场景生动而富有生气。最后,诗人通过描述夕阳下的归途和沙滩上的青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美和离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采莲的情景,烘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诗人以诗意而不拘泥于实际细节的描述,展示了莲花的娇美和女子们的欢乐。同时,诗人巧妙运用音韵、意境和情感的融合,使整首诗具有了诗情画意的特点。诗中使用的对仗、押韵手法以及流畅的语言,使诗歌更具韵律感,读来十分优美。整首诗以朗朗的篇章讴歌了大自然和人类的美丽,给人以欣赏和赞叹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婵娟薄暮归去来菡萏馨香越溪女岛屿采摘相传漪涟盈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