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天人本一理,祸福常昭然。

人众何足恃,妄谓能胜天?适燕当北辕,调瑟当解弦。

五行未可忽,洪范禹所传。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人本一理,祸福常昭然。

人众何足恃,妄谓能胜天?

适燕当北辕,调瑟当解弦。

五行未可忽,洪范禹所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人与天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认为,人与天本是相互关联的,人的祸福常常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自信,不要妄自尊大地认为自己能够胜过天命。诗中提到了燕子飞行时的方向和古琴的弹奏,暗示了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违背天命。最后,诗人提到了五行的概念,这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强调了宇宙间的万物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与天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人的祸福和自然规律的思考,诗人呼吁人们要谦逊地面对自然的力量,不要妄自尊大地挑战天命。诗中的燕子和古琴的意象,使诗词更具生动感和艺术性。最后提到的五行概念,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五行祸福昭然人本妄谓人众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