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碧(寓谒金门)

花半湿。

睡起一窗晴色。

千里江南真咫尺。

醉中归梦直。

前度兰舟送客。

双鲤沈沈消息。

楼外垂杨如此碧。

问春来几日。

作者简介(张辑)

张辑(生卒年不详)字宗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张辑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矛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有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

垂杨碧(寓谒金门)

诗词:《垂杨碧(寓谒金门)》

作者:张辑

朝代:宋代

花半湿,

睡起一窗晴色。

千里江南真咫尺。

醉中归梦直。

前度兰舟送客,

双鲤沈沈消息。

楼外垂杨如此碧。

问春来几日。

中文译文:

花朵半湿,

醒来时一扇明亮的窗。

千里之遥的江南近在咫尺。

陶醉中归去,梦直接。

曾经的兰舟送走客人,

两条鲤鱼沉沉不起。

楼外的垂柳如此碧绿。

问春天来了几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旅行归来的情感为主题。诗人描述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花朵微湿,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给人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感觉。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江南的思念,虽然千里之隔,但仿佛近在咫尺,这种感觉使得他在醉酒时也能直接回到那里,进入梦境。

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送别客人的情景,兰舟驶离,离别的消息像两条沉默的鲤鱼一样沉重。最后,诗人仰望楼外的垂柳,它们的绿色如此明亮而美丽。诗人不禁问自己,春天已经来了几天了呢?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感受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思念之情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同时,诗中的垂杨和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机和希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离别与相聚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送客消息垂杨咫尺前度晴色双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