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出塞

北风吹雨雪,举目已凄凄。

战鬼秋频哭,征鸿夜不栖。

沙平关路直,碛广郡楼低。

此去非东鲁,人多事鼓鼙。

送人出塞

《送人出塞》是唐代杨凝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北风吹雨雪,

举目已凄凄。

战鬼秋频哭,

征鸿夜不栖。

沙平关路直,

碛广郡楼低。

此去非东鲁,

人多事鼓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凉的出塞画面。诗中的"北风吹雨雪"揭示了寒冷的北风和飘落的雨雪,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诗人抬头望去,已经是一片凄凉景象。"战鬼秋频哭"表达了边塞战乱频繁,鬼神哭泣的情景,暗示着悲壮的战争背景。"征鸿夜不栖"则描绘了征程漫长艰难,孤雁无处栖息的景象,表达了边塞将士离别的苦楚。

接着,诗人描绘了塞外的沙平关路和郡楼低矮的景象,暗示着边塞的辽阔和荒凉。"此去非东鲁"表明离开的地方并非东方的鲁国(即现今的山东地区),而是指边塞的荒凉之地。最后一句"人多事鼓鼙"表达了塞外的人民众多,事务繁忙,鼓鼙声此起彼伏,揭示了边塞的战乱和辛劳。

整首诗以冷峻、凄凉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艰难和战乱。通过表现自然景观和战争背景,诗人展现了边塞壮丽而凄凉的景象,同时也融入了对边塞将士的赞颂和对离别的感伤。这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边塞命运的关切和对边塞将士的崇敬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凄凄北风雨雪举目不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