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楼下泊舟有感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

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

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

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寿阳楼下泊舟有感

《寿阳楼下泊舟有感》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寿阳楼下清淮水,

帆去帆来何日休。

浮世十年多少事,

风烟依旧别离愁。

楼头夜静行人绝,

楼下影斜淮月秋。

不道孤吟不能寐,

一声羌笛怨谁舟。

译文:

在寿阳楼下泊舟有所感,

帆船来去何时休。

纷繁世事已经经过十年,

风烟依旧,离别之愁。

楼上夜晚静悄悄,行人已绝迹,

楼下倾斜的影子,淮水中的秋月。

不知道为何孤独地吟唱不能入眠,

一声羌笛怨恨着谁的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泊舟在寿阳楼下的场景,通过对楼上楼下的景物和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

首先,诗人以寿阳楼下的清淮水作为背景,描述了泊舟的情景。帆船来来往往,无休无止,暗示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不断流转的现象。

接着,诗人提到了浮世十年的经历和种种事情,这是对时间的感慨和人生的反思。风烟依旧,寓意着虽然时光流转,但离别之愁却依然存在。

然后,诗人描绘了楼上夜晚的静谧和楼下淮水中的倾斜的月光,构成了一幅寂静而凄美的画面。楼上行人已经消失,楼下只有诗人孤独的影子和秋月相伴。

最后,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怨恨。他吟唱孤独,无法入眠,一声羌笛如泣如诉,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的怨恨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和孤寂中的痛苦和思考。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生命和人情的深刻洞察和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寿阳楼下泊舟有感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行人不能离愁不道淮水浮世羌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