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同官道中作

浮云细细雨还晴,客思车尘喜暂清。

山馆重来应识面,野花空好不知名。

长林树转回征盖,远戍烟消出候旌。

日落兴阑犹信马,荒城夜火断人行。

再过同官道中作

这首诗词是明代朱应登所作的《再过同官道中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浮云细细雨还晴,

客思车尘喜暂清。

山馆重来应识面,

野花空好不知名。

长林树转回征盖,

远戍烟消出候旌。

日落兴阑犹信马,

荒城夜火断人行。

中文译文:

轻盈的浮云和绵细的雨后来晴朗,

旅客思念被尘土掩埋的心情暂时清爽。

再次来到山间客栈,应该能够相识相面,

但是野花依然美好,却无人知晓它的名字。

长时间的征战使得树木转过来,重回行军帐篷,

远处的边防烽烟消失,候旌也不再挂起。

夕阳西下,欢乐的阑珊时刻仍然有马匹的蹄声,

荒凉的城市在夜晚的火光中断绝了行人的往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浮云和细雨代表着逝去的不安和烦恼,当它们散去,天空变得晴朗,旅客的心情也变得开朗。作者再次来到山间客栈,期待能够与人相见,但周围的野花虽然美好,却无人知晓它们的名字,暗示着旅途中的孤寂和陌生感。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长期征战的景象,树木转过来,行军帐篷重新搭起,远处的边防烽烟消失,候旌不再挂起。这些描写暗示着边境战乱的影响和时光的变迁,以及军旅生活中的不稳定和动荡。

最后两句诗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犹如马蹄声与夕阳的余晖相互呼应,但荒凉的城市在夜晚的火光中,行人的往来却断绝了。这里通过城市的荒凉和夜晚的火光,表达了一种萧条和寂寞的氛围,以及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孤独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种种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战乱和边塞生活的体验。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旅途中的情感和人生的变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再过同官道中作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长林不知浮云荒城人行重来细细野花日落夜火山馆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