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
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
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
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
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
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
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
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
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作者简介(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华山
《华山》是一首描写华山景色的唐代诗词,作者是郑谷。诗中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川之美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诗中首先以形象的文字描绘了华山的高耸峭仞、云雾缭绕的景观,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接着,诗人提到华山的高度和孤高的特点,认为它难以描绘和表达。诗人写道:“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这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敬畏之情和对自己无法完全描绘山川之美的遗憾。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华山顶端的奇幻景象,描述了云雾缭绕、鸾鹤飞翔的美景。他写道:“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这些细腻的描写使人产生了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然后,诗人用几个景物描绘了华山的独特之处。他描绘了云雾弥漫中的山巅、阳光透过树林的斜晖、石块落下时的回响、雷声在寺庙中的威力等景物,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华山的神奇和壮丽。
最后,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逍遥生活和追求真趣的向往,他写道:“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这些词语流露出诗人趋然而居、远离尘世的心情。诗的最后两句“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深情厚意和对洗尽尘埃、与佛法相扶持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宏伟景色和独特之处,表达了诗人对山川之美的赞叹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逍遥生活和追求真趣的向往和期盼。这首诗通过华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