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上题樊氏水亭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作者简介(高适)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涟上题樊氏水亭

《涟上题樊氏水亭》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诗人在涟水上停泊的水亭上的感受和愿望。

诗中诗人写道,涟上的景色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只是偶然被世务所牵扯而停泊在这里。经过一段时间驻留,他可以每天看到平坦的平原。然而,他并不担心行走生计的困扰,只希望能够遇到一个贤明的主人。

诗人在水亭上喝上了刚煮好的酒,厨房里新鲜的鱼也时常可见。他自己说他来这里本是为了官方差事,但却因此而偏居一隅。他还在涟水煮盐,种植稻谷。四季过得平和安逸,没有饥饿之苦。菱芋在栅栏下茂盛,渔民和樵夫在眼前来去。异乡少数朋友也会来我的亭子,但我行动之间却总是徘徊。

诗末,诗人感慨地说,我并不常见到这位主人,孤舟即将返航。明日再见时,风浪依旧汹涌。

这首诗以平实、愿望诧异的口吻,写出了诗人在涟水上水亭的居住和思念的情感。描绘了周围的景色和人物,展现了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想象。整首诗意境流畅,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主人行子归棹世务非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