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

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

不应皂盖人,於此能忘折。

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傅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亭亭湘岸竹,

炯炯湘波月。

其中雪垂垂,

一树为谁设。

不应皂盖人,

於此能忘折。

折之寄相思,

可以慰分裂。

中文译文:

湘岸上的竹子挺立如亭亭之美,

湘波之上的月光明亮耀眼。

其中的雪花纷纷飘落,

一棵树是为了谁而准备的?

不应该被覆盖的人,

却能在这里忘却自己的烦恼。

将摘下的花枝寄去思念,

可以慰藉因距离而破碎的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湘江岸边竹子挺拔俊美,湘江上的月光明亮照人。诗人注意到其中的雪花纷纷飘落,思索着为了谁而准备的。诗中出现的竹子、月光和雪花都是自然景物,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诗词的主题可以理解为思念和分离。诗人通过描述竹子和月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思和孤独。他感叹自己不应该被世俗所束缚,而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忘记世事的纷扰。他将摘下的花枝寄去思念,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慰藉自己因分离而受伤的心灵。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同时,诗人借助竹子和月光等景物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情感的愿望和对分离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给人以深远的思索和回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可以相思不应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