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净居寺新及第

秋池云下白莲香,池上吟仙寄竹房。

闲颂国风文字古,静消心火梦魂凉。

三春蓬岛花无限,八月银河路更长。

此境空门不曾有,从头好语与医王。

作者简介(谭用之)

谭用之

谭用之,[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贻净居寺新及第

诗词:《贻净居寺新及第》

秋池云下白莲香,

池上吟仙寄竹房。

闲颂国风文字古,

静消心火梦魂凉。

三春蓬岛花无限,

八月银河路更长。

此境空门不曾有,

从头好语与医王。

中文译文:

秋天的池塘,云彩下飘香的白莲,

池边有位仙人吟咏寄给竹房。

闲时吟颂国风,赞美古代文字之美,

静下心来,消除心头的火,梦中得到平静。

春天里,有无尽的花在蓬莱岛绽放,

八月的银河之路更加漫长。

这样的境界,空门中从未有过,

重新开始,与医王交流良言妙语。

诗意和赏析:

《贻净居寺新及第》是唐代谭用之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精神境界的赞美与向往。

诗中以秋天的池塘为背景,描绘了云彩下飘香的白莲,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而池边的仙人则吟咏着诗歌,寄托了他对竹房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闲时吟咏国风,赞美文字之美,静下心来,消除心头的火,使得心灵得到了凉爽和平静。这表明作者追求一种宁静的内心状态,远离俗世的烦恼,享受文字和诗歌给予的心灵愉悦。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春天蓬莱岛上花的绚烂,以及八月银河之路的漫长。这更加强调了自然界的壮丽和人们对无穷美好的向往。

最后两句“此境空门不曾有,从头好语与医王”,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境界的珍视和向往。空门意指佛教寺院,作者希望能够得到这样的境界,与医王共同交流良言和妙语。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境界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与智者的交流和共鸣的向往。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心灵境界的描绘,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精神追求和心灵自由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无限文字国风心火闲颂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