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越人(与本调不同)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

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乍倚遍,阑干烟淡薄,翠幕帘栊画阁。

春睡著,觉来失,秋千期约。

作者简介(冯延巳)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思越人(与本调不同)

思越人,又名与本调不同,是唐代诗人冯延巳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酒醒后的情怀为主题,描绘了美人的容颜憔悴与世事的变迁。

诗词的中文译文:

酒醒后,情怀恶,

金缕褪,玉肌如削。

寒食刚过,海棠飘落间,

忽然倚遍阑干,

烟雾轻薄,

翠幕帘栊画阁。

春眠不觉晓,

醒来竟失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酒醒后的悲凉情怀为主题,描绘了作者面对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时的感慨之情。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将美人的容颜衰老与世事的不断更迭相结合,表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无奈和悲伤。

诗词开篇即道出作者酒醒后情绪低落的心情,形容美人的脸色变得黯淡无光,如同花朵褪色一般。接下来,诗人以海棠花的凋零来象征美人的凄苦遭遇,其中的倚遍阑干一词表达了美人无助的境况。

接着诗中切换了场景,描绘了烟雾淡薄和翠幕帘栊画阁,展示了诗人对于岁月的飘忽感受。最后两句诗中提到了春眠与失约,春眠不觉晓是对时光的一种懵懂,而醒来却发现与过去的约定已失,反映出作者对人事的无常和时光的不可挽回的哀叹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揭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通过对美人的描绘,传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青春易逝的思考。诗中清新的意象和凄凉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富有诗意的景象,引发人们对于时光的珍惜和对于世事的哀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阑干寒食零落金缕倚遍情怀淡薄过却睡著秋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