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吴竹修雪诗二首

寒勒银河不放流,幻飞六出眩人眸。

谁知青女老成手,自媚玄冥冬尽头。

积峻便如群玉府,遇□还作□毛球。

西湖西畔孤山上,欲访梅花有路不。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赓吴竹修雪诗二首

《赓吴竹修雪诗二首》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描写了一幅冬天的景象和对梅花的向往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赓吴竹修雪诗二首

寒勒银河不放流,

幻飞六出眩人眸。

谁知青女老成手,

自媚玄冥冬尽头。

积峻便如群玉府,

遇□还作□毛球。

西湖西畔孤山上,

欲访梅花有路不。

译文:

冰冷的寒流阻断了银河的奔流,

雪花幻舞,六出眩人眼目。

谁知那位年轻的女子手段老练,

自己陶醉于深邃冬天的尽头。

积雪堆积起来仿佛一座宝玉的宫府,

遇到了一起就形成毛球。

在西湖西畔的孤山上,

想要拜访梅花,是否有一条路可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梅花的向往之情。诗的开篇以银河比喻冰冷的寒流,形容了冬天寒冷的气候,与银河的奔流形成了对比。接着描述了雪花飘舞的场景,六出眩人眼目,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的冲击。

接下来,诗人谈到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她年纪虽轻,却掌握了老成的技巧,能够在冰冷的冬天展示自己的才华。这里的青女可以理解为指代梅花,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盛开,展示出坚强、自信和深邃的特质。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积雪堆积如群玉的宫府,形象地表达了大雪覆盖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厚重之感。随后,诗人用遇□还作□毛球的表达方式,暗示了积雪形成的毛毛球状,增添了诗意的趣味性。

最后两句描述了西湖西畔的孤山上,诗人欲前往拜访梅花的愿望,但却不确定是否有通路。这里的孤山可以理解为指代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的难以达到。整首诗以冬天的景象和梅花的期待为主题,表达了对坚强、美丽和追求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赓吴竹修雪诗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梅花尽头六出老成群玉府知青积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