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庙作

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

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

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

春草虽复绿,惊风但飘扬。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

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

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

归当守冲漠,迹寓心自忘。

作者简介(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登乐游庙作

《登乐游庙作》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登顺阳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思考和对今世之人的呼唤。

诗中描述了诗人登上高台,望见乐游庙,发出感慨。高台上有着千载的历史,自从汉宣帝建都咸阳以来,这里已经有过很多变迁。高台上的古墓早已被岁月所侵蚀,陈迹已经覆盖在荒芜的山丘之上。虽然春草重又绿了,但飘扬的惊风仍然使人心生不安。

诗人进一步观察京城内的景象,见到了古代宫殿的遗迹,双重的殿门屹立在城市的中央。微弱的钟声从何处传来,夜色渐渐苍白。歌吹之声、车马之声充斥着康庄,这些繁华的景象让诗人不禁产生了思古之情,感叹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的共同悲伤。

最后,诗人意识到自己将要返回平淡世界的冷漠和荒凉之处,寄情于自己的心灵。回归到这样的环境中,忘却过往的境遇和情感。整首诗交代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中文译文:

登上高台,朝望乐游庙,

向西见到咸阳的古都。

这里有着千年的历史,

早在汉宣帝时就开始了。

高台已经年久失修,

古墓覆盖在荒芜的山丘上。

春草虽然重新绿了,

但是飘扬的惊风让人不安。

我进一步观察京城中的景象,

看到了古代宫殿的遗迹。

双重的殿门耸立在城市中央,

微弱的钟声从何处传来?

夜色也渐渐苍白了。

歌吹声、车马声塞满了康庄,

这些繁华让人心生悲伤。

过去的人们岂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

百世同一悲伤。

我该回归到冷漠的环境中,

将自己的思绪寄托于心灵,

忘却过往的境遇和情感。

这首诗揭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和哀思。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凉的意象,表达了对曾经繁华的城市和过去伟大的文化的惊叹,并在夜色渐暗的时刻,反思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渺小与无为。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和感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春草惊风高原凌迟飘扬颓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