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读书感怀

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我死骨即朽,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春夜读书感怀

《春夜读书感怀》是宋代文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荒林枭独啸,

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

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

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

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

李郭出治兵;

河北虽未下,

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

百万羽林营;

岁周一甲子,

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

贼将非人英,

如何失此时,

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

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

丹心尚谁明?

译文:

在荒凉的林中,枭鸟独自啸鸣,

野水中鹅群齐鸣声。

我坐在席窗下,回应这读书的声音。

悲哉,已经年老白发,

经历了世间的饱经风霜。

一身都不自顾自爱护,

忧国之情泪水纵横。

永远怀念天宝年间,

李郭出征治兵之时;

虽然河北尚未收复,

但希望能够重返两京。

三千志士同德行,

百万羽林戍卫边疆;

岁周一甲子,胡虏依然未平息,

看不到胡骑扬起的尘埃。

贼首领实为孱弱之王,

贼将非英雄之人,

如何错失此时机,

坐等奸雄出生?

我死后骨即朽烂,

在青史中也无名声。

如果这首诗不写下,

丹心又有谁能明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陆游对当时社会动荡局势的关切和忧虑。他通过描绘荒凉的林中和野水中鸟鸣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他坐在窗前,以读书的声音回应了这寂静的环境,显示出他对知识和学问的珍视。

诗中,陆游以自己已经年老的白发,来反衬自己对国家和时局的忧虑之情。他批评了当时治理不善的政府,希望能够重返两京,恢复国家的安宁。他提到了三千志士同德行和百万羽林戍卫边疆,表达了对忠诚士兵的赞扬和对边疆安全的期待。

诗的结尾,陆游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心情。他感叹自己的死后既不会有名声,也不会留下任何影响力。他认为如果这首诗不写下,自己的忠诚之心将无人能够理解。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忠诚精神的坚守。它展现了陆游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呼唤着时代需要有更多的人能够明白他的忠诚之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自己价值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夜读书感怀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世事忧国纵横蓬窗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