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劝的诗词(31首)

  • 1 《圬者王承福传》 唐代·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

    承福其名。

    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丧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

    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与帛。

    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石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

    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 4 《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5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 唐代·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 4 《夏日题老将林亭》 唐代·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 3 《送石处士序》 唐代·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

    有荐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

    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

    坐一室,左右图书。

    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

    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

    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

    先生仁且勇。

    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

    宵则沫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

    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

    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

    为先生别。

    ”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

    遂以为先生寿。

    ”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

    ”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

    ”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

    ”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

    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 4 《野田黄雀行》 唐代·李白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 4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宋代·陆游

    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 3 《读书有所见作》 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 4 《官舍闲题》 唐代·白居易

    职散优闲地,身慵老大时。

    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

    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葵。

    饱餐仍晏起,馀暇弄龟儿。

  • 4 《登楼歌》 唐代·王维

    聊上君兮高楼,飞甍鳞次兮在下。

    俯十二兮通衢,绿槐参差兮车马。

    却瞻兮龙首,前眺兮宜春。

    王畿郁兮千里,山河壮兮咸秦。

    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

    执戟疲于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

    亦幸有张伯英草圣兮龙腾虬跃,摆长云兮捩回风。

    琥珀酒兮雕胡饭,君不御兮日将晚。

    秋风兮吹衣,夕鸟兮争返。

    孤砧发兮东城,林薄暮兮蝉声远。

    时不可兮再得,君何为兮偃蹇。

  • 4 《经古行宫(一作经华清宫)》 唐代·杜牧

    台阁参差倚太阳,年年花发满山香。

    重门勘锁青春晚,深殿垂帘白日长。

    草色芊绵侵御路,泉声呜咽绕宫墙。

    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环空断肠。

  • 4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唐代·刘长卿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 4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唐代·张九龄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

    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

    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 5 《芳草渡》 宋代·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

    羞泪下,捻青梅。

    低声问道几时回。

    秦筝雁促,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

    千里地,信音乖。

    相思成病底情怀。

    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 3 《宫词》 唐代·朱光弼

    梦里君王近,宫中河汉高。

    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