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其意的古诗词(26首)

  • 1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4 《墨池记》 宋代·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 5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代·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

    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3 《寇准读书》 宋代·佚名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 4 《论诗吟》 宋代·邵雍

    何故谓之时,诗者言其志。

    既用言成章,遂道心中事。

    不止鍊其辞,抑亦鍊其意

    炼辞得奇句,鍊意得余味。

  • 5 《万松亭(并叙)》 宋代·苏轼

    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芘行者,且以名其亭。

    去未十年,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

    伤来者之不嗣其意也,故作是诗。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

    (古语云:一年之计,树之以谷;十年之计,树之以木;百年之计,树之以德。

    )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怜冰雪姿。

    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

  • 6 《池鹤八绝句》 唐代·白居易

    池上有鹤,介然不群,乌、鸢、鸡、

    鹅,次第嘲噪,诸禽似有所诮,鹤亦时复一鸣。

    予非冶长,不通其意,因戏与赠答,以意斟酌之,聊亦自取笑耳。

  • 7 《薛道祖清閟阁诗帖赞》 宋代·岳珂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细。

    三凤之呈瑞,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

    予陋且蔽,尝窍叹喟,谓必见其夫与境契,而后可以处绝尘之地。

    归而对,出而弃,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则亦何足以得二者之味。

    诗乎竹乎,予将求其所以无愧。

  • 8 《杂兴三首》 宋代·郑獬

    块泥封两耳,师旷亦为聋。

    离朱捏两目,触面不得通。

    折弓断其臂,安得为逢蒙。

    白日照六合,光耀当天中。

    苟为物所蚀,齯齿犹成童。

    君子诚其意,默通大化工。

    所以虞舜明,不在双重瞳。

  • 9 《次迟韵二首》 宋代·苏辙

    世事非吾忧,物理有必至。

    常阳百川竭,顾亦防雨耳。

    阴阳相纠缠,反覆更自治。

    幽怀澹不起,默坐识其意

    长子念衰老,远行重惭愧。

    疏慵身似僧,岑寂家近寺。

    但闻事日新,未觉吾有异。

    器鍠本自出,藩角徒不遂。

    得失众共知,穷达佛所记。

    要令北归日,粗究一大事。

  • 10 《后园居诗》 清代·赵翼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 11 《获麟赠姚辟先辈》 宋代·欧阳修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

    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

    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

    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

    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

    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

    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

    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

    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

    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

    自从蒙众说,日月遭蔽亏。

    常患无气力,扫除浮云披。

    还其自然光,万物皆见之。

    子昔已好古,此经手常持。

    超然出众见,不为俗牵卑。

    近又脱赋格,飞黄摆衔羁。

    圣门开大道,夷路肆腾嬉。

    便可剿众说,旁通塞多歧。

    正途趋简易,慎勿事岖崎。

    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

    苟思垂後世,大禹尚胼胝。

    顾我今老矣,两瞳蚀昏眵。

    大书难久视,心在力已衰。

    因思少自弃,今纵悔可追。

    戒我以勉子,临文但吁嘻。

  • 12 《金缕曲·次女绣孙》 清代·俞樾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

    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

    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

    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

    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

    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

    看岁岁朱颜犹故。

    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

    凭彩笔,绾春住。

  • 4 《点绛唇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客有持文敏公》 元代·邵亨贞

    作长短句题于后。

    公以承平王孙而婴世变,离黍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深得骚人意度。

    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毙,每见先辈谈公典型问学,如天上人,未尝不神驰梦想。

    昔东坡先生自谓不识范文正公为平生遗恨,其意盖可想见。

    此卷辞翰,不忝古人,蔼然贞元朝士。

    大意以谓拟古之作,魏晋以下,由来久矣,僭以己意,追次元韵,其于先哲风流文采,或可备高唐想像之万一云扰扰行藏,百年世事悲歌里。

    欢娱有几。

    不倦青*敝。

    昨夜东风,暖透鸳鸯被。

    春归未。

    故园山水。

    青眼何曾昧。

  • 5 《点绛唇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客有持文敏公》 元代·邵亨贞

    作长短句题于后。

    公以承平王孙而婴世变,离黍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深得骚人意度。

    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毙,每见先辈谈公典型问学,如天上人,未尝不神驰梦想。

    昔东坡先生自谓不识范文正公为平生遗恨,其意盖可想见。

    此卷辞翰,不忝古人,蔼然贞元朝士。

    大意以谓拟古之作,魏晋以下,由来久矣,僭以己意,追次元韵,其于先哲风流文采,或可备高唐想像之万一云扰扰行藏,百年世事悲歌里。

    欢娱有几。

    不倦青*敝。

    昨夜东风,暖透鸳鸯被。

    春归未。

    故园山水。

    青眼何曾昧。

* 关于其意的诗词 描写其意的诗词 带有其意的诗词 包含其意的古诗词(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