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元夕)

东风桂影。

低拂姮娥镜。

镜里妆寒酥粉莹。

越恁十分端正。

素光行处随人。

柳边照见青春。

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

作者简介(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清平乐(元夕)

《清平乐(元夕)》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元夕之夜的景象,其中融入了对女性的美好描写和对时光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元夕)》

东风吹拂桂树的影子,

低垂在姮娥的镜前。

镜里映着她冰凉的妆容,

粉嫩晶莹,娇美动人。

她的美丽真是无可挑剔,

清纯的光芒随着她的步履。

在柳树边照见了青春的容颜。

笙箫的声音从何处传来,

花的阴影里定有落下的簪子。

诗意:

这首诗以元夕之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桂树影、姮娥镜、粉嫩妆容等元素,表达了女性的美丽和光彩,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美好的事物随风而去的寓意。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将元夕之夜的景象展现出来。首先,东风吹拂桂树影,形成了一个安静、幽雅的背景,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以低垂的姮娥镜和映照其中的妆容来描绘女性的美丽,细致地描述了粉嫩晶莹的妆容,以及她端庄清纯的姿态。诗人用"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来表达元夕之夜的浪漫和神秘感,似乎在暗示有人在花阴下遗失了一枚簪子,使得整个诗词充满了诗情画意。

通过描绘元夕之夜的景象,诗人毛滂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女性的美丽和时光的流转。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优雅的夜晚,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青春端正照见笙箫花阴遗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