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东宪

疏屡循墙诏屡催,绣衣安得更徘徊。

直从象窟埋轮去,曾向龙墀折槛来。

度岭尊尧心未已,登台叫舜首频回。

遥知行橐无南物,驿使归时且寄梅。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送广东宪

《送广东宪》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疏屡循墙诏屡催,

绣衣安得更徘徊。

直从象窟埋轮去,

曾向龙墀折槛来。

度岭尊尧心未已,

登台叫舜首频回。

遥知行橐无南物,

驿使归时且寄梅。

中文译文:

宪司屡次催促他出使,

他的华美衣裳怎能再逗留。

直接从象征权力的宫墙深处埋下轮辗,

曾经向皇帝的殿阶折槛而来。

他对于治理国家的热忱从未减退,

登上台阶时,总是叫道舜的名字频频回响。

遥远地知道他奉命执行使命时没有得到南方的贡品,

当驿使归来时,顺便寄去些梅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广东宪司出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宪司职责的理解和对其忠诚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宪司屡次接到催促出使的诏令,但他却迟迟不愿离开,形容了他对家国事业的忠诚和热爱。通过使用“疏屡循墙诏屡催”和“绣衣安得更徘徊”这两句,表达了宪司对家国责任的担当和对享受荣华富贵的迟疑。

其次,诗人通过对宪司的形象描绘,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聪明才智。诗中提到宪司直接从象征权力的宫墙深处埋下轮辗,暗示他不愿满足于权位的表面,而是要深入实际,推动国家治理的实际改革。同时,他曾向皇帝的殿阶折槛而来,说明他具备与皇帝接触的机会,这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在朝廷中的地位。

最后,诗中提到了宪司回来时没有南方的贡品,但他却寄去了些梅花。这一情节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赋予他使命的皇帝的感激之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贞和节操,通过将梅花寄回,宪司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繁荣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广东宪司的赞美和对他忠诚精神的肯定,同时也展示了宪司高尚的品质和聪明才智,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广东宪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登台徘徊安得驿使绣衣频回埋轮折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