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作者简介(张祜)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塞下曲

塞下曲

二十逐嫖姚,

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

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

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

看取剑横腰。

译文:

二十岁跟随嫖姚,

分兵远征到辽东。

大雪迷失了河东的路,

寒冰坚固渡河前。

矫健的壮士难以停驻,

新生的骑兵尚未熟练。

微不足道的文人又有何问,

只需凝望手握剑在腰旁。

诗意: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描写了边塞军队的英勇壮举和艰苦生活。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士兵们的困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边塞的严峻环境。

整首诗写了从年轻的士兵成长为强大的战士的过程。诗中的二十岁,指的是年轻人参军的年龄。嫖姚是唐代边塞小国,这里是指他们分兵出征。诗中的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表现出塞外严寒的环境和艰难的行军之路。

诗人还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展示了士兵们的勇敢和坚韧。促放雕难下,表达了士兵们即使面临困境也要继续前进的决心。生骑马未调,指的是新兵还未熟练掌握战马的驾驭技巧,但他们仍然勇往直前。诗中的小儒指的是文人,他们对这些壮士来说微不足道,只需默默凝望他们手握剑在腰旁即可。

赏析:

《塞下曲》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边塞军队的艰苦生活和豪情壮举。整首诗使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动作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边塞环境的严酷和士兵们的坚毅和决心。

诗人的笔触流畅,用押韵和对仗的方式,增强了整首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通过对比的手法,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边塞军队的英雄气概和命运的无常。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军人的敬意和赞颂。诗人通过描写士兵们的艰辛和付出,让读者感受到了他们坚毅和无畏的精神。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展现了边塞军队的特殊魅力和可贵品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分兵冰壮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