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翠丝窣地裹晴绵,三月春空灞岸烟。

四下叶蕃如吐雪,一随风起欲漫天。

池心直作浮萍化,墄齿多将缺藓填。

恨落夕阳亭榭晚,趁蜂趁蝶扑秋千。

柳花

《柳花》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丝窣地裹晴绵,

春天的绿丝轻轻地裹住了晴朗的绵云,

三月春空灞岸烟。

三月的春天,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灞岸的轻烟。

四下叶蕃如吐雪,

四周的柳树叶子繁茂得像吐出的雪花,

一随风起欲漫天。

随着风的吹拂,它们似乎要遮天蔽日。

池心直作浮萍化,

池塘中央的水面变成了漂浮的浮萍,

墄齿多将缺藓填。

池塘边上的石墙上长满了青苔,填满了齿痕。

恨落夕阳亭榭晚,

心中留恋着夕阳,亭榭显得更加幽暗,

趁蜂趁蝶扑秋千。

趁着蜜蜂和蝴蝶扑打的时候,摇动秋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花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董嗣杲将柳花的形态、颜色和动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柳花柔软的绿色丝绸覆盖着清澈的天空和细腻的云朵,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春景。柳树的叶子如雪花般茂盛,随风飘扬,给人一种欲罩天空的感觉。诗中还描绘了池塘中央的浮萍和石墙上的青苔,增添了自然环境的细节。

然而,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离愁别绪。夕阳西下,亭榭变得昏暗,诗人对夕阳的落日之美心存留恋。此时,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游弋,蹦跳的秋千成为了诗人倾诉心事的背景,凸显了一种别样的浪漫情怀。

整首诗以描写柳花为主线,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董嗣杲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娴熟的诗词写作技巧。这首诗给人以清新、柔美、富有感情的艺术享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丛之中,感受自然之美和人生的短暂与变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花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随风秋千漫天池心翠丝窣墄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