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晚来抱懒炙孤灯,临水禅楼独自登,鸟道草深云宛宛,鱼湖波定月澄澄。

诗联呈佛方堪读,俗语污人不可应。

归隐南峰峰下宅,纵谈今日岂无僧。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对这首诗词进行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来抱懒炙孤灯,

夜晚到来,我抱着懒散的情绪,在炙热的孤灯旁。

临水禅楼独自登,

独自一人登上临水的禅楼,

鸟道草深云宛宛,

小径上的草木丛深深的,云彩缭绕着,

鱼湖波定月澄澄。

鱼池的波浪平静,月亮清澈明亮。

诗联呈佛方堪读,

这首诗词献给佛陀,值得他读来欣赏,

俗语污人不可应。

尘世的俗语会玷污一个人,不应该去应答。

归隐南峰峰下宅,

我归隐在南峰山下的住处,

纵谈今日岂无僧。

纵然谈论当今世事,又岂能没有僧人。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寂静与宁静的向往。夜晚的寂静中,诗人独自登上禅楼,感受着临水的景色,小径上的草木丛深深,云彩缭绕,鱼池的波浪平静,月亮明亮清澈,这一系列景象都带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诗中还提到了对佛陀的献诗,暗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佛教思想的崇敬。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志,虽然身处世俗,但他仍然相信在当今世事中仍能找到僧人的存在。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通过对禅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超脱的追求。同时,诗中还体现了对佛教思想和僧人的崇敬,以及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恬静的感觉,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可孤灯归隐澄澄俗语诗联污人佛方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