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巾舄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

作者简介(齐己)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巾舄初随入蜀船,

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

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

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

坐看消融满锦川。

中文译文:

巾帼的船只带我踏上入蜀之行,

风帆呼啸着越过洞庭湖的烟。

行程七千里,终将到达何处呢,

十二峰的云朵在那边更加翻飞。

巫山的女子在傍晚归来,雨点淅沥作响,

巴山的猿猴在夜晚吟唱,月色明亮而婵娟。

明年五月,峨嵋山将迎来白雪,

我将坐在那里,观赏着消融满布满锦川的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湖南湘中地区乘船进入四川蜀地的情景,并表达了他离开湘中的惋惜之情。一开始,船只向前航行,风帆猛吹,行经洞庭湖的烟雾之中。接着,作者思索着这七千里的漫漫旅途将要带他去何方,十二峰的云彩则在那遥远的地方更加壮丽。

接下来,诗中描写了巫山归来的女子和巴山猿猴的吟唱,凝聚了对故乡的特殊感情。诗的最后,作者展望了明年五月的峨嵋山雪景,并在那坐看消融的雪花覆盖锦川的美景中,回忆他在湘中的离别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诗人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展现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读者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美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暮归风帆巫女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