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

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

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

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作者简介(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古意

《古意》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贫苦的坚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悠悠南山云,云演不断流动,如同南山上的云朵;

濯濯东流水,水从东方悠然流淌;

念我平生欢,回忆起我一生的欢乐;

托居在东里,安居在东边的村舍;

失既不足忧,失去也不足以让我忧伤;

得亦不为喜,得到也不至于让我喜悦;

安贫固其然,宁静自然的贫苦生活已经足够;

处贱宁独耻,就算低贱也不觉羞耻;

云闲虚我心,我心灵宁静如云一般空灵;

水清澹吾味,清澈的水如同我的生活品味;

云水俱无心,云和水都没有纠结的心思;

斯可长伉俪,它们可以成为长久的伉俪。

《古意》诗意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功名利禄的淡泊。诗中的南山云和东流水象征着长久不变的自然规律,与诗人的内心产生了共鸣。诗人坚守贫苦的生活,宁愿自己贫困,也不愿追求名利,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欲无求。诗人心灵宁静如云,生活朴素如清水,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定。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追求,强调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境界。通过与自然相比较,诗人表达了对简单平和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坚守,表现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和超脱,传递了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价值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平生无心濯濯安贫东流水伉俪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