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即目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

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作者简介(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秋日即目

《秋日即目》

爽气浮丹阙,

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

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

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

迷路飞烟鸿。

砌冷兰凋佩,

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

离猿啼峡中。

落野飞星箭,

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

暮色满房栊。

中文译文:

秋天的清爽气息飘浮于皇宫之上,

秋日的光景淡然笼罩着紫宫。

衣旗的碎片在稀疏的荷叶的影子中飘动,

花朵中明亮的菊花点缀着整个花丛。

官袍轻盈地低垂,草地上露水点点,

宫盖上随风起舞,犹如舞动的松风。

山间雾岚中散落的树叶随风飘荡,

途中的飞烟在遥远地飞过。

冷风吹过青石墙,兰花凋谢,佩饰上的珠子沉淀,

宫闺中冰冷的传统树木倾倒。

独自伴着鹤在琴弦中栖息,

远离领域中的猿猴在峡谷中啼鸣。

像是从天空中降落的流星,箭矢飘飞,

弓弦轻轻震动,月亮也只展示了一半。

花香在夕阳的雾气中散发,

黄昏时的天色充满了整个房间的窗棂。

诗意:

此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用细腻精美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对树叶、花朵等微小事物的描绘,以及对大自然的抒发和情感的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秋日之境。同时,诗人还借助对禽鸟、树木等景物的描写,与人们的情感和寓意相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类情感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赏析:

《秋日即目》以极富诗意的形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摹展示了秋天的特色和氛围。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大自然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意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爽气浮丹阙”、“袍轻低草露”等,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同时,诗中也贴近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如“闺寒树陨桐”、“离猿啼峡中”等,通过对人们的思念和离别的描绘,赋予了秋天更多的情感色彩。整首诗以细腻、纯美的语言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给人一种深邃美的享受和思考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迷路飘云散岫